1938年5月17日 任弼時在蘇聯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會議上,就此前提交的《中國抗日戰爭的形勢與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和任務》書面報告大綱作說明和補充。其中指出:第一,中共中央估計武漢失守后,有可能引起國民黨政府對抗戰新的動搖。因此,在抗戰問題上,目前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最基本的任務,是防止和克服中國政府對抗戰方針的動搖,以一切努力,爭取中國能持久抗戰,以求得最后戰勝日本帝國主義。第二,在抗日民族統...
1941年5月16日 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《解放日報》撰寫發刊詞。發刊詞指出:團結全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,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,也就是本報的使命。中國的外交政策必須是親蘇政策,雖然同時不放棄對英對美的外交。中國的內政政策,必須是民主政策,一切反共反人民反民主的反動政策,必須取消?,F在是中國存亡絕續的關鍵,全國一切抗日黨派抗日人民必須團結起來,對付日本帝國主義這個主要的敵人。中國共產黨是站...
1937年5月15日 毛澤東接受美國記者韋爾斯采訪,回答了關于國共合作、階級斗爭、爭取民主、準備抗戰等問題。談話指出:國共談判仍在進行,最主要的是兩黨共同政治綱領,這是兩黨合作的基礎。在抗日戰爭的面前,階級斗爭問題應有適當的解決。我們要在正與國民黨進行談判中的共同政治綱領里提出:給工農以集會、結社、言論的自由,普遍的選舉權,對工人必須改良待遇,改善勞動條件,對農民應減租減稅,關于土地問題,應以立法及其他適...
1945年5月14日—15日 劉少奇連續兩天在中共七大上作《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》。報告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特點和性質、黨的指導思想、黨的群眾路線、黨的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原則問題。
1975年5月13日、14日 鄧小平在同法國總統德斯坦會談時,談到建立國際新經濟秩序指出:美蘇不奪取歐洲是稱霸不了世界的。歐洲在政治、經濟上的作用和力量,包括在軍事上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,條件是歐洲自己能團結起來、強大起來。第三世界要求改變舊的經濟秩序,建立一個合乎現在實際的新經濟秩序,這是合理的。中國政府支持這個立場。堅決維護舊經濟秩序的主要有兩個國家:美國和蘇聯。歐洲國家,首先是法國,主張用對話的方式而不...
1935年5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會理郊外召開擴大會議(即會理會議),統一對遵義會議以來中央軍事指揮的認識,研究確定今后的行動方針。毛澤東發言指出:黨內對失去中央蘇區而缺乏勝利信心和存在懷疑不滿情緒,是右傾思想的反映;改變中央軍事領導的意見,是違背遵義會議精神的。周恩來、朱德等發言支持毛澤東的意見,稱贊毛澤東的軍事指揮,在危急情況下,由于采取兜大圈子、機動作戰的方針,四渡赤水,二占遵義,佯攻貴陽,...
1987年5月11日 鄧小平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時說:我們關心的問題,一個是和平問題,一個是發展問題。解決這兩個問題,聯合國的作用越來越重要。中國的政策與閣下一樣,是把戰爭與和平問題、南北的經濟發展問題,以及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問題,作為主要任務。這就抓住了要害。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,表面上看是發達國家之間達成什么樣的協議,實際受害的還是發展中國家。
1938年5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,討論當前抗戰形勢問題。毛澤東作關于中日戰爭形勢的報告,指出:現在蔣介石與我們的估計都認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。最近《大公報》兩篇社論態度變化,認為魯南戰役是準決戰,否認中日戰爭是持久戰。我們對于中日戰爭的估計,過去也有兩種意見。我一貫估計中日戰爭是持久戰,因為中國是大國,日本不能完全吞并中國,同時中國又是弱國,須要持久戰爭才能取得勝利。張聞天發言指出:我看現在...
1952年5月9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關于五反定案、補退工作等的指示,為結束五反運動,提出一系列從寬處理的政策規定。指示指出:在五反斗爭中,工作組和工人對資本家違法所得數一般都算得很高,在定案時必須合理地降下來,使合乎經濟情況的實際,必須使一般資本家在補退之后還有盈余。
1937年5月8日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作題為《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》的結論。結論對會議中提出的問題作了回答。談到和平問題時指出:我們說和平取得了,并不是說和平鞏固了,相反,我們說它是不鞏固的。和平實現與和平鞏固是兩件事。歷史暫時地走回頭路是可能的,和平發生波折是可能的,原因就在于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親日派的存在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提出“爭取民主”的新口號,只有這樣才能鞏...
1960年5月7日 毛澤東同非洲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活動家、和平人士和工會、青年、學生代表團談話。談話指出:一九四九年,我們就基本上解放了大陸。不僅蔣介石怕我們,而且美國人也有點怕我們,因為我們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團結起來了。還是人要緊,是第一位的,武器是第二位的,是次要的。只要把人團結起來,手里掌握著武器,帝國主義者、殖民主義者就怕我們。當然不是只有打仗這一種方法,還有別的方法。又指出:人常常是有...
1982年5月6日 鄧小平在會見利比里亞國家元首、武裝部隊總司令多伊時,介紹中國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。指出:我們現在正一心一意搞建設,力爭經濟有較快的發展?,F在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只有二百五十到二百六十美元。我國人口多,如果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每人增加一百美元,國民生產總值就要增加一千億美元。人多有人多的麻煩,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。目前,我國實行經濟開放政策,爭取利用國際上的資金和先進技術,來幫助...